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家具企业和地板企业等与木材有关的行业都在不断增多,并随着人们的需要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与很多企业之间产生了联系,产值越来越大,从事与林业有关方面的工作人员也逐渐增多。
我国在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发展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新类型产业,比如花卉贸易、森林旅游、森林食品等,还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制药和生物质材料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使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上升了一个层次。
在我国,各个区域的林业发展都具备一定的特色,为了使产业不断扩大与发展,各个地区也逐渐形成了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并根据不同的特色分为了不同的产业带。在我国北方的森林食品发展比较迅速;中部地区则是以人造地板为特色;东南地区则形成了花卉基地等产业集群。
我国森林各种指标都在一定程度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着分布不均、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木材的需求多于供给,可供开采的资源并不丰富,森林的增长速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忽视了林业产业带来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这就造成在发展林业产业的时候走上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换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大量地砍伐树木,导致我国林业资源越来越少,生态也更加地不平衡。
因为我国适合林业种植的面积不多,就要为增加种植面积付出更大的代价。再加上有些居民生态意识薄弱,相关部门没有适当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导致了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屡屡出现。甚至有些不法商贩偷伐树木,这种恶性循环造成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不断加大。
我国林业建设虽然属于综合治理,但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却总是将一个任务让多个部门共同完成,造成了工作人员之间推卸责任,工作不协调,不能达到共同合作的效果。林业生态建设本身就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正是因为这些管理上的问题,又加剧了问题的困难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时期,人们的消费重点逐渐由吃和穿转移到住和行上,尤其是随着住房面积的扩大和对装修标准的提高,对木材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大。除此之外,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比如,花卉盆景、森林食品等,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引领了健康生活。还有很多选择森林旅游的人,为回归大自然进行消费,都拉动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我国,具有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所以,我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正因如此,我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在林业产业中,胶合板、家具生产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广泛分布中小型企业,吸纳大量较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出各种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进行出口,广阔的世界市场为我国林业产业及相关产业带来了发展机会,促进了我国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人均林产品消费水平较低,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虽然我国经济林产品总量多,但人均购买量却很少,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人均林产品的消费水平也会有较大提高。
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要遵循市场的运行规律,根据市场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利用林业资源,相关人员要定时深入市场进行考察,采用合适的手段避免风险,不仅使我国林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也引导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 [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 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 [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林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社会的稳步前进提供动力。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林业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实现科技型林业,这也是林业发展转型的突破口。因此,林业单位开始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并在引进先进林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林业技术。不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和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经验的欠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林业技术创新很难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士的思考。
自从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林业实现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外部发展环境的需求,林业单位必须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但是由于我国林业都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使得创新意识比较缺乏,而且林业工作人员已经适应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所以没有兴趣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始终还是沿袭着过去的林业发展模式。虽然有些林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而且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技术创新,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的帮助,使得相关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当前我国林业基础创新主要依靠林业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而在具体的工作中林业单位参与度不高,而且只投入比较少的科研经费,这就导致整个创新过程比较混乱,使得科研成果和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不一致,这不仅不会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必须确定林业技术创新在整个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才能够帮助林业产业快速地实现经济转型,实现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林业的科技成果比较少,而且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比较低。这已经成为林业技术创新的限制因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林业对创新意识的提升并不重视,而且国家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少,缺乏相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林业技术创新队伍,以及提高林业单位人员的素质,已经成为林业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课题。
思想观念决定着行动。培养林业工作者们的创新意识,转变传统工作模式理念是落实林业创新工作的首要问题。为此,各地区的林业工作站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发放林业技术宣传单等方式加大林业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也可以建立林业示范园,将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技术应用其中,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帮助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为了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的质量,政府要加大相关的财务支持,并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
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经营效果不佳、林业人员收入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林业单位应该建立并完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进而解决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林业的市场竞争力。林业企业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林业企业的相关需求和林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相连,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融入林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针对我国林业技术科研成果较少、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人员欠缺的现状,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先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并且技术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队伍。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例如以林业工作站或林业企业的名义邀请林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讲授林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社会和网络上的培训课程,加深对林业技术创新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和奖惩机制等提高林业企业和林业工作站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挽留力度,使更多的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到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中来。
为了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国家提出了林业应该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这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是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病虫害的威胁以及林业产品不符合市场等现象。在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后,林业的发展从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并逐步实现了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对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光照、温度等的合理化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而且林业技术创新还包含很多培育技术、林木恢复基础以及荒漠化防治技术等,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帮助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传统林业模式下林业种植的品种都是传统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成活率低、生长时间长、易发生病虫害等缺点,很难满足当前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林业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创新林业技术,培养新型林业品种,进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林业技术创新,可以实现新型林业品种代替传统林业品种,提高了林木成活率,进而有效地优化林业的发展结构,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人员是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的主体,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应该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中人员主要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开展相关的工作。自从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来,不仅减轻了林业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林业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得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当前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人员素质的提升,还体现在人员结构的优化,帮助当地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林业的绿色化和规范化。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林业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了现代林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出了当前林业单位的指导地位。尽管在林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足,影响到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林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林业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团结意识,共同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工作,进一步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促进现代林业的稳定发展,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辛晓梅.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科学与技术,2014(10).
[2]李家琳.林业技术创新的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林业。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龙八国际,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园林,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龙八国际、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林业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林业的生态建设关键是要确保森林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国家大力建设林业的今天,做好林业的建设与管理的任务将比以往更为艰巨也更为重要。做好现代林业的生态管理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然要求,为做好现代林业的生态管理首先需要将生态管理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林业管理人员的心中,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管理计划,积极推进现代林业的生态管理稳步进行,逐步建立比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管理体系,确保现代林业的生态管理顺利进行。
生态林业是林业建设的重要方向,在生态林业的建设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结合当地的林业资源与生态实际情况,在准许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林业发展的生态规律来建立起符合生态要求的林业生态体系,促进林业的发展。生态林业将林业的生态体系建设与经济系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环境。
现代林业管理的生态管理最主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可以自身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所建立起来的林业管理。相较于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现代林业管理生态管理最主要的特点如下:(1)通过在林业管理中应用生态管理,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于环境的保护,并从最根本上实现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从而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在林业管理的方式上更为多元化,在林业管理中应用生态管理的方法,不但可以采用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还可以采用一些跨科学的方法应用于林业管理中,从而更好的确保林业的发展。(3)通过做好林业的生态管理,可以在林业系统中建立起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且这一依靠自身循环的生态管理系统对林业系统的管理可以逐步进行扩散,并逐渐完成对于林业系统中自然环境的改善,从而使得林业体系更为完善,能够在林业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代林业生态管理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其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林业管理中生态管理体系的整
体规划,在管理的过程中,林业生态管理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管理需要充全局入手,而不单单指的是林业管理中的某一方面或是某种方法,从全局出发,建立起一整套到林业生态管理的总体规划,将林业生态管理中所包含有的各种矛盾的、复杂的部门之间建立起一套有机运转的整体体系,从而更好的实现对于林业的管理。比如说,在林业生态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优化林业生态环境体系这一根本目标入手,并集合林业发展中所需考虑的经济效益,从多方入手做好对于林业的管理。(2)注意林业生态管理中的层次设计,现代林业生态管理是一个多层次、科学化的有机整体,其管理中的各层次之间层次分明,严谨有序,尤其是在现代林业生态管理的实践中,林业生态管理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在对林业进行生态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各层次之间的合理、有序的划分,确保林业生态管理的有序进行。同时在林业生态管理中要注意做好各层次之间的层次设计,在确保各层次之间的联系的同时并注意区分主次,并综合考虑生态管理的计划性和顺序性。(3)因地制宜做好现代林业生态管理,现代林业生态管理是一个多层次、科学性的有机整体,在林业生态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现代林业生态管理中需要注意各地之间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展开对于林业生态管理体系的建设,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模式完成对于森林体系的生态管理,同时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从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当地所种植树木的特征和当地的气候特点、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林业生态管理中需要做好最优方案的选择,林业生态管理是一个持续建立的系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与技术来加以实现,因此,需要做好对于人员、资金的管理,此外还需要注意林业生态管理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以及林业管理区域中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在众多的管理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方案,确保林业生态管理的有序和有效性。
在加强对于林业生态管理的过程中,做好对于林业生态管理观念的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做好对于森林中的林木的
合理的采伐与运输管理,林业采伐需要注意控制采伐的数目和种类,因此在做好对于林业生态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林木采伐的限额管理制度和凭证运输制度,在林木的采伐过程中完成对于林木采伐公示制的建立和网上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将林木的合理采伐纳入到林业生态管理的范围中,控制好林木采伐中的数量和种类,确保林业管理的顺利进行。(2)做好对于森林林地的保护管理,在林业生态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林地实行林地定额管理制度的建立,控制好森立林地开发利用的速度与审批,积极推进对于林场中的低丘与缓坡的综合开发利用,建立起完善的森林生态管理体系的建立,更好的做好对于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在林业生态管理中需要注意森林中野生动物的保护,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中动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要注意做好对于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的研究,并对影响森林中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予以治理与改进,更好的促进森立生态体系的建立,依靠森林自身建立起完善的循环体系,实现自身的管理与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对于林业的生态管理,可以从多方面入手:(1)积极创新,提高林业生态管理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于林木等资源需求的不断加大,传统林业粗放管理所造成的弊端逐渐显现,传统林业管理模式的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力量薄弱,抗风险能力较低,为更好的实现对于林业的生态管理,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加强对于林业技术研发力量的投入,通过林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森林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并在此过程中积极推进各项生态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完成生态体系的建立。(2)做好对于林业管理中各项资源的合理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对于资源的使用量,最大限度的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使用林业资源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和扩大林业面积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林业管理中的各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积极推进生态防治病虫害以及森林防火,加大对于森林中的荒漠的开发力度与生态体系的建立,和谐合理的完成对于森林资源的开发。
林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在林业生态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科学技术在林业生态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确保林业生态体系与经济开发之间的和谐统一,促进林业管理的顺利进行。
[1]李俊杰,等.浅析我国林业生态管理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