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石龙八国际榴花开 籽籽同心】内蒙古赤峰:代代相传握牢民族团结的接力棒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9-03 01:41:00    浏览:

[返回]

  (记者 王静远 隋佳桐 邢明):赤峰,因一座赭红色山峰而名贯古今,著名的红山文化发祥于此。因“国宝”碧玉龙的发现,赤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赤峰的街道旁、建筑物上、公共设施上随处可见“红山玉龙”的形象。

  赤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地区,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始终伴随着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在这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不是“我和你”,而是一个大家庭里的“我们”。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在辽阔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有段民族团结互助的佳话“三千孤儿入内蒙”。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3000多名孤儿被接到草原,由牧区牧民抚养,投入草原蒙古族阿爸、额吉的怀抱,这些孩子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根据档案记载,当年巴林右旗接回了25名“国家的孩子”,其中就有呼群。为保证这些远方而来的孩子们得到最好的照顾,政府要求想要收养龙八国际孩子的家庭,家里得有奶牛,可以为孩子提供必需的牛奶,为此,很多牧民家庭把家里唯一的马匹或把祖传的结婚头饰卖掉换成奶牛。

  宝力布森是呼群的女儿,她称呼自己是“国家的孩子”的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年暑假,宝力和妹妹在外面玩耍,一个小玩伴突然问她们:“你们的妈妈是国家的孩子吗?”宝力和妹妹很诧异,“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我妈妈明明就是姥姥、姥爷的孩子啊,什么是国家的孩子”?宝力立即跑回家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由此才得知了母亲的身世。

  彼时,年幼的姐妹俩对“国家的孩子”几个字的重量并没有太深的理解,而内蒙古草原对母亲有恩这件事,却深深地印在了她们的脑海里。

  宝力曾听母亲讲过,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牛奶、鸡蛋都是难得的营养品,罐头和饼干更是奢侈品,而母亲总是比别的孩子优先吃到。

  宝力的姥姥、姥爷都是白天工作很繁忙龙八国际,但姥姥晚上回到家依然会点着蜡烛为母亲缝制衣裳,“姥姥曾经跟我说,自从有了我妈妈,她就爱上了缝纫活儿,她说一定要让自己的女儿穿得漂漂亮亮的”。

  呼群是蒙古语,意为力量。父亲认为团结就是力量,而他们这个小家庭的缘分正是得益于民族与民族的团结,父母希望这个力量可以一直激励她,开启她未来的人生路。

  此前呼群在巴林右旗疾控中心工作,如今已退休多年。早年间,她曾到上海、南京等地寻亲,后来与南京一户人家相认。宝力曾悄悄问过母亲,“如果有一天那边的亲人来接您,您会回去吗”?母亲回答她,作为不明身世的孤儿,寻亲是为了探究血缘上的根,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但母亲心灵的根早就深深扎在了这片草原,再怎么着也离不开了。

  在宝力心里,母亲是幸运的。同样地,在姥姥和姥爷的庇护下,她和妹妹也获得了不亚于其他普通家庭的爱与温暖。

  如今,宝力也即将步入不惑之年。身为“国家的孩子”的孩子,她对民族团结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我觉得母亲手里有一根接力棒,母亲、姥姥和姥爷已完成了接力,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手里,我要接着往下跑”。

  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的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脉东麓,是以管护为主的生态经营型林场,具有“塞外小黄山”美誉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便坐落于林场管辖范围内。

  马鞍山林场场长初光明介绍,在最近一次的种质资源普查中,在马鞍山林场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绶草。据专家分析,在此处发现绶草恰恰说明了林场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保护取得了成效。

  从建场之初森林覆盖率不足20%,到现在的95.2%,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成如今的绿地海洋,这其中离不开几代林业人的接力守护。

  “一草一木,我们林场人都当孩子一样去看待,哪怕看到有人随意撅个树杈,我们都要上前去制止。”初光明是一名“林二代”,他的父亲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在乡镇的林业站,从小他就能感受到父亲对林子有很深的情结,“现在我从他手中接过接力棒,有更切身的体会”。

  初光明介绍,林场从1972年开始大面积造林,那时候还是“林一代”,如今到了“林三代”,林场的人工林面积已达到6.6万亩。建厂之初,林场的条件很艰苦,植树造林靠的是父辈那一代人赶着马车、驴车去拉水,再一桶桶拎上山。

  这几年,有退休的老职工回到林场,感慨多年前自己亲手栽下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这些老人望着眼前的绿水青山,笑着忆起往日的艰苦岁月,初光明从他们的脸上读出了骄傲与开心,“看着他们的样子真的挺感人的”。

  老一辈林业人的精神激励着初光明,让他不敢懈怠,最重要的是守护好绿水青山。初光明介绍,近年来林场加强了有害生物的防治,走在林场内可以看到树上挂着诱捕器,用于检测林区虫型,一旦在诱捕器中发现虫子,管理人员就会立马采取相应措施。林场每年的防治都在三万亩以上,森林病害率保持在千分之四以下,从建厂至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森林病虫害。

  绿水青山有了绿化,下一步如何转变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初光明表示,马鞍山林场发展生态修复,并以林下经济作为突破口,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果业、林副产品加工等,努力提升“林”效益。此外,采蘑菇、打榛子、摘松子等林间野生特产采摘项目,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为当地百姓带来新收益。

  实现共同富裕是民族团结的价值追求。马鞍山村是一个多民族共居、共荣的革命老区村,为了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马鞍山村先后引进优质葡萄品种进行试种。

  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的一家酒企,与马鞍山村和马鞍山羊场共同成立农业合作社,并签订长期收购合同,以每斤2元价格收购葡萄,高于市场价格每斤0.5元,为马鞍山村贫困户直接增加收入1000元/亩,带动周边上千名村民实现脱贫。

  初光明称,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乡创业。他乐于为年轻人提供机会并承诺将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我全力以赴支持,你相中了哪块林子,我就无偿地先给你使用一两年,等你试验成功了再来反哺林场”。

  作为“中华第一龙”的故乡,翁牛特旗文化底蕴深厚。翁牛特旗乌兰牧骑始建于1957年6月25日,成立以来已累计演出6000多场,观众达640余万人次。

  乌兰牧骑,蒙语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的产生发展与内蒙古自然地理条件有关,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有不少牧区要走上百里路才能碰到一两个蒙古包。

  为了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195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深入到牧区、半农半牧区调研,并制定了乌兰牧骑试点计划。翁牛特旗乌兰牧骑是全区两个首创试点单位之一,闻名中外的蒙古族舞蹈“顶碗舞”便是由翁牛特旗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

  60多年来,翁牛特旗乌兰牧骑踏遍草原,将自编自演龙八国际、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送到偏远的农牧区。他们用多种方式向各族农牧民群众宣传国家政策,普及科技、卫生知识,并提供诸如理发林业、修理收音机、治疗常见病等力所能及的服务。

  孙普是翁牛特旗乌兰牧骑的第五任队长。已过古稀之年的他,见证了这支队伍成长发展的全阶段。孙普介绍,队伍刚成立时仅有六名队员、一面队旗、一辆马车、一些简单的乐器和道具。

  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员有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和其他地区乌兰牧骑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范围为半农半牧区,“观众一半是汉族,一半是蒙古族”。到牧区演出时,汉族队员个个都能表演蒙古族歌舞,到农区演出时,蒙古族队员唱起小戏同样信手拈来。

  孙普记得有一次到牧区演出时,遇到一个8岁的小女孩,她从来没有看过歌舞表演,“当时她就问她爸爸这些大人在干什么,她看着我们在喊、在说,但不知道什么是歌曲、什么是舞蹈”。时隔近五十年,孙普仍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这件事给他的触动很大,这个小女孩让他意识到乌兰牧骑存在的意义。

  “你们一定体会不到,那个时候的农牧民哪怕只是听一首歌都非常高兴,对他们来说这是很大的文化享受。”在那个年代下乡演出条件那么艰苦,队员们却不怕苦、不怕累,孙普说正是因为农牧民们看表演时发自内心的快乐,“非常温暖,很有成就感”。

  现任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长吴恩是第八任队长,他入队时正是孙普任队长期间。吴恩调侃,孙普老队长在任时,自己还是毛头小伙儿,转眼间,自己也成了队里的“老父亲”。

  从老队长手中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吴恩面临着不同以往的新任务。吴恩说,如今农牧区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基层群众的文化消费理念也在变化,这对乌兰牧骑的表演内容和方式都提出新要求,“创作压力很大”。他们创新性地在农牧区成立了五支业余的乌兰牧骑,让农牧民自己成为演员,一来是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二来是有利于为队里选拔好苗子。

  乌兰牧骑成立66年,历任八届队长,改变的是乌兰牧骑的表演形式,不变的是乌兰牧骑赤诚奉献的精神。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赤峰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世代在这片土地上交流交融,团结互助,共创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