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协同能否打开林业碳汇新空间—零碳研究院碳报(第六十六期龙八国际)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9-29 19:08:15    浏览:

[返回]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提出,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形成林业碳汇核算基准线和方法学。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零碳解读:集体林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载体,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之一,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林业碳汇开发面临产权不清晰龙八国际、项目开发成本较高、结果具备不确定性等挑战。此次方案提出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八项主要任务,明确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修编情况,四个基础较好的有关造林碳汇、红树林植被修复、并网光热发电、海上风电的方法学建议,已于9月上旬征求部内司局及有关部委意见,拟于近期视情况由生态环境部发布。

  零碳解读:CCER方法学是CCER市场重启的重要支撑条件。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加快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评估遴选工作,在经过多轮评估后选择了包括造林碳汇(含竹林)、红树林修复、并网海上风电、并网光热发电等四个基础较好的方法学建议。后续,随着方法学的公布,将为年底CCER市场重启进一步铺平道路。

  9月25日-26日,2023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的主题是“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发展”。国家主席习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从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7个方面概括了可持续交通体系的主要特征,展望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零碳解读:发展可持续交通是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此次论坛发布了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自主贡献的《北京倡议》,为加强全球可持续交通的交流,推动全球可持续交通凝聚了共识。

  9月24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青中线济南至潍坊段正式通车,这是我国建成的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即通过减排、清除等措施,运营期内直接、间接碳排放可达到“净零”标准。

  零碳解读:高速公路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支撑交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方向。济潍高速综合布局了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可实现服务区、隧道及相关设备电力自给自足;并在匝道、管养厂区内种植了竹林,每年可固碳800吨。经权威认证机构评估,济潍段运营期内每年均可实现零碳运营。

  近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等能源纳入规范范围,并分别对这几种能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详细规定。这对推动河北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零碳解读:近年来,河北新能源产业发展快速,截至2022年底,全省新能源累计并网装机7289.2万千瓦,走在全国前列。但同时,河北新能源发展也面临着新能源电力消纳送出能力不足等挑战,此次条例将有助于促进河北新能源电力发输储用协调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9月26日,以“氢能引领转型共创零碳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国西部氢能大会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开幕。来自全国300多家氢能行业领先企业、千余位行业嘉宾齐聚克拉玛依市,共同探讨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据悉,大会签约启动了40个氢能产业合作项目,总签约金额达380亿元。

  零碳解读:氢能是我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新疆克拉玛依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石化工业基础,这为发展氢能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增长,绿电电解水制氢的市场化发展越来越成熟,克拉玛依依托绿氢产业和石化工业,发展绿氢就地耦合化工产业前景广阔。

  近日,首钢股份披露了《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是在2022年年报及社会责任报告基础上,按照ESG相关要求编制完成,从管治根基、环保示范引领、社会美好生活、使命担当四个方面系统披露了首钢股份2022年度在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管理、举措和成效。

  零碳解读: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已成为量化企业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践行ESG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首钢环保总投入11.22亿元,建设了一批重点环保提升项目,突出了首钢在践行新发展理念,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方面的决心。

  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实现循环内的零排放,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据悉,此次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由吉利控股集团生产制备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并由吉利远程甲醇动力重卡提供运输保障。

  零碳解读:绿色甲醇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特点,是理想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此次亚运会中使用的绿色甲醇来自吉利控股集团投资的绿色低碳甲醇工厂,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低碳甲醇工厂。该工厂综合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每生产一吨绿色甲醇可以消纳1.375吨的二氧化碳,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

  近日,德国钢铁巨头萨尔茨吉特公司宣布,他们已委托EPC承包商安德里茨公司(Andritz)建造一座100兆瓦的绿氢工厂,旨在为炼钢提供氢气。萨尔茨吉特公司已为这项脱碳计划拿出了10亿欧元,同时获得额外的10亿欧元政府补贴。该计划旨在到2033年将公司钢铁生产的排放量减少95%。据悉,该绿氢工厂将使用电解槽技术。

  零碳解读:虽然氢能在制储运加等多环节存在成本较高或技术难度大等挑战,但在巨大的能源转型和减排压力下,世界主要经济体仍投入大量资金押注氢能的发展。此次德国钢铁巨头的绿氢工厂预计从2026年开始每年生产9000吨绿氢,这将加快推动德国钢铁业减碳进程,并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向欧盟出口钢铁的国家形成压力。

  9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为促进生态转型和实现减排目标,法国将在2027年之前关停并改造最后两座燃煤发电厂。据悉,它们将被完全改造为生物质能发电厂。

  零碳解读: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法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核能发电,煤电所占比重很低。法国输电网公司公布的2022年数据显示,燃煤发电量的比重仅为0.6%。但因各国能源结构和发展阶段不同,各国在能源转型和减排路径方面,尤其是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比例方面存在较大分歧。

  9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提出,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集体林作为提升我国碳汇能力、维护生态安全的载体作用被高度重视。

  同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包括造林碳汇(含竹林)、红树林修复、并网海上风电、并网光热发电等四个基础较好的方法学建议,已于9月上旬征求部内司局及有关部委意见,拟于近期视情况由生态环境部发布。其中,林业碳汇因项目成熟度较高,且兼具生态属性,受到市场特别关注。

  作为一种经济且有效的固碳方式,林业碳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树木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森林植被区占陆地面积的3成左右,但其碳储量占陆地碳库总量的近一半,森林碳库作用显著。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林业、荒漠化治理、湿地保护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林业、活动或机制。发展林业碳汇可以为减排企业提供经济的碳抵消途径,同时可以促进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转化,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在参加2023林草碳汇创新国际论坛时表示,林草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持续增加林草碳汇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

  在2011年展开全国碳交易试点之前,我国便积极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参与国际性碳抵消机制,如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自愿碳减排核证标准(VCS)。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5个林业碳汇CDM项目成功注册备案,共有29个林业碳汇VCS项目成功注册备案。中国林业碳汇项目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力量。

  2011年国家开展碳交易试点并启动国内林业碳汇抵消机制,截至 2017 年CCER暂停签发,全国共有97个林业碳汇 CCER 审定项目,备案项目15个,其中3个项目已签发首期减排量。其中造林碳汇为主要类型,CCER审定项目数量达66个。虽然林业碳汇优势明显,但受制于林地产权和管理权责不清晰、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难度大等因素,林业碳汇项目数量整体偏少,林业碳汇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彰显。

  数据显示,全球备案的CDM项目中林业碳汇占比不足1%,已注册VCS项目中林业碳汇总数的占比约为12%。同时,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占比全部CCER项目也仅为3.4%,97个审定项目预计减排总量5.59亿吨,15个备案项目年减排量总计209.62万吨,远远无法满足现阶段市场需求。总体来看,国内机制下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和碳汇量均数量有限,林业碳汇项目在整体资源减排机制中的规模和占比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12年《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出台,CCER启动以来,由于供需失衡致使碳价持续低迷,叠加个别项目规范性不够、各地标准不一,导致CCER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并于2017年暂时停止了CCER 项目审批。

  其中,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更为突出。其开发流程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备案注册、项目实施、项目监测、减排量核证及其备案签发等,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具有技术门槛高、开发成本大、收益周期长的特性。

  制约林业碳汇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方法学限制条件多。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需严格遵循相关方法学,但之前基于国际市场建立的林业碳汇方法学,对碳汇项目资格条件限制严格开发难度较大。且对项目的时间、林地类型、林种、林龄和经营主体等限制条件较多,可开发资源极其有限。二是林业碳汇管理职责不清晰。林业碳汇开发涉及多个部门,导致项目开发过程中协调不畅、职责不清问题突出。三是开发成本高。在缺乏健全的计量监测体系下,林业碳汇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且开发周期长,投入产出比低,导致项目业主开发热情不高。

  近期,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提出加快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适当考虑将森林生态区位不重要或者生态状况不脆弱的集体林地依法调出公益林范围。预计将解决林业碳汇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产权和职责不清问题,为促进林业碳汇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同时,这次林业碳汇纳入CCER市场重启前的首批方法学,为林业碳汇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随着减排空间逐渐减少、碳汇基准线的提高,碳汇项目开发的额外性论证要求也就越高,项目开发的窗口期会越来越短。此外,据悉,此次方法学不仅修正了之前方法学不合理的要求,还对三类林业碳汇开发不要求额外性论证,该方法学免予额外性论证的条件包括:(1)在年均降水量≤400mm地区开展的非经济林项目;(2)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的非经济林项目;(3)在国家和地方生态公益林区开展的生态公益林造林项目。

  在林权制度改革和方法学完善的协同作用下,预计林业碳汇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系列问题将得到缓解和解决,林业碳汇开发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近期,在政策利好下,林业碳汇相关市场主体和企业已开始关注市场机会。岳阳林纸、永安林业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很关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和方法学等政策对林业碳汇开发重视和作用效果,希望看到政策落地后能催生更多市场机遇。

  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3.04%。据测算,2021年中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居世界首位,林业碳汇的开发和发展空间巨大。

  同时,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开启和履约,原有的CCER已远远无法满足碳市场的需求,CCER市场呈现紧缺状态,价格大幅上涨,相比碳配额出现价格倒挂现象。这将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提供更高的经济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包括林业碳汇在内的纳入首批方法学项目的开发和交易,促进林业碳汇的发展。作为CCER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碳汇在CCER市场重启后预计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预计到2030年森林碳汇交易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1344亿元。

  从未来发展看,根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政策规划,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24.1%,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25%,未来十年造林1881.6万公顷。以新造林4.42吨/公顷每年净碳汇量计算,新造林每年可增汇8317万吨,按照2022年12月全国平均碳配额交易价格50元/吨计算,新造林每年可产生碳汇价值42亿元。

  同时,政策层面一直鼓励碳排放企业、大型活动组织者、社会公众等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履行社会责任。未来,可以将林业碳汇开发和生态补偿制度结合起来,利用CCER和碳票等多重手段,扩大林业碳汇的受众范围,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龙八国际、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龙八国际

搜索